![]() |
姓名:胡琦 |
性别:男 |
职称:高级实验师 |
email:[email protected] |
办公电话:010-62731735 |
办公地址:新教一区205室 |
教育背景
2006.09-2010.07 中国农业大学 应用气象系 本科 理学学士
2010.09-2012.07 中国农业大学 应用气象系 理学硕士
2012.09-2016.07 中国农业大学 应用气象系 农学博士
其中:2013.11-2015.11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 地理系 联合培养博士
工作履历
2016.07-2019.12 中国农业大学 资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师
2020.1- 中国农业大学 资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 高级实验师
研究领域
1.气候变化
2.农业减灾
3.作物模型
奖励与荣誉
国家奖学金 (2015年)
主持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三大粮食作物气象灾损评估模型机理研究”(2017.07-2020.12),主持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黄淮海夏玉米产量及效率层次差异的气候障碍因子研究”(2017.07-2020.12),参加
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华北北部夏玉米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效应与适应性栽培途径研究”(2017.07-2020.12),参加
4. 中国农业大学“《应用气候学实验指导》新形态教材建设”(2019.1-2020.12)主持
5. 中国农业大学“基于面向对象的教学软件开发—以《农业气候实习指导》课程为例”(2017.3-2018.3)主持
学术成果
一、发表论文
2020年:
1. huayun he, qi hu*, rong li, xuebiao pan, binxiang huang, qijin he. regional gap in maize production, climate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china. field crops research, 2020
2. 和骅芸, 胡琦*, 潘学标,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特征及适宜播期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20, 41(01):1-15.
2019年:
1. hu q , ma x , he h , et al. warming and dimming: interactive impacts on potential summer maize yield in north china plain[j]. sustainability, 2019, 11.
2. hu q , ma x , pan x , et al. climate warming changed the planting boundaries of varieties of summer corn with different maturity levels in the north china plain.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and climatology, 58,2605-2615
3. 郭燕云, 胡琦*, 傅玮东,等. 基于spei指数的新疆天山草地近55 a干旱特征[j]. 干旱区研究, 2019(3):670-676.
4. 马雪晴, 胡琦*, 潘学标,等. 1961-2015年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影响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02):5-15.
5. 胡莉婷, 胡琦*, 潘学标,等. 气候变暖和覆膜对新疆不同熟性棉花种植区划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9, 035(002):90-99.
6. 张悦, 胡琦*, 和骅芸,等. 气候变化背景下华北平原冬小麦冬前生育期与节气对应及偏移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9, 40(07):411-421.
7. 胡琦,马雪晴,潘学标,等. matlab 在气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气象要素的 m-k 检验突变分析.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12): 48-51.
2018年:
1. 韦潇宇, 胡琦*, 马雪晴,等. 基于spei的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干旱时空变化特征[j]. 干旱气象, 2018, 036(4):554-560,577.
2. 杨鹏宇, 胡琦, 马雪晴,等. 1961−2015年华北平原夏玉米生长季光热资源变化及其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 2018, 039(7):431-441.
2017年:
1. hu q, yang n, pan f, et al. adjusting sowing dates improved pota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semiarid region, china[j]. sustainability, 2017, 9(4):615.
2 .胡琦, 胡莉婷, 董蓓,等. 1961-2014年中国干湿气候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033(006):124-132,后插1.
3. qi h, pan f, pan x, et al. dry-wet variations and cause analysis in northeast china at multi-time scales[j]. theoretical & applied climatology, 2017, 133(3-4):1-12.
4. 胡琦, 董蓓, 潘学标等. 不同时间尺度下华北平原干湿气候时空变化及成因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7(5).
5. 董蓓, 胡琦*, 潘学标,等. 1961-2014年华北平原二十四节气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7, 38(3):131-140.
6. 胡琦, 谭英, 杨鹏宇,等.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不同沟垄宽度集雨技术对马铃薯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 031(11):116-121.
2016年:
1. qi hu, feifei pan, xuebiao pan, qiuyue li, changxiu shao, zhihua pan, yurong wei. 2016. trends in agricultural heat and solar radiation resources in northeast china: a multistage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matology, 36(6): 2461-2468.
2. 胡琦, 潘学标, 李秋月, 邵长秀. 2016. 气候变化背景下东北地区太阳能资源多时间尺度空间分布与变化特征. 太阳能学报, 37(10): 2647-2652.
2015年:
1. qi hu, feifei pan, xuebiao pan, dan zhang, qiuyue li, zhihua pan, yurong wei. 2015. spatial ana lysis of climate change in inner mongolia during 1961-2012,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60: 254-260.
2. 胡琦, 潘学标, 杨宁. 2015. 北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沟垄集雨技术适宜性研究. 干旱区地理, 38(3): 585-591.
3. 胡琦, 潘学标, 张丹, 杨宁, 李秋月, 邵长秀. 2015. 东北地区不同时间尺度下气温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 中国农业气象, 36(1): 1-8.
2014年:
1. qi hu, feifei pan, xuebiao pan, dan zhang, ning yang, zhihua pan, peiyi zhao, debao tuo. 2014. effects of a ridge-furrow micro-field rainwater-harvesting system on potato yield in a semi-arid region. field crops research, 166: 92-101.
2. 胡琦, 潘学标, 邵长秀, 张丹, 王潇潇, 韦潇宇. 2014. 1961-2010年中国农业热量资源分布和变化特征. 中国农业气象, 35(2): 119-127.
2013年:
1. 胡琦, 潘学标, 邵长秀, 张丹, 杨宁. 2013. 内蒙古降水量分布及其对马铃薯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中国农业气象, 34(4): 419-424.
二、软件著作权:
1. 胡琦,潘学标等. 农业气候统计积温软件. 2017srbj0998
2. 胡琦,潘学标等. 农业气候要素保证率统计软件, 2017srbj1267
3. 胡琦,潘学标等. 农业气候学实验教学软件, 2018srbj0410
4. 胡琦,潘学标等. 夏玉米播期计算统计软件, 2018srbj0409
5. 胡琦,潘学标等. 农业潜在产量计算统计软件, 2018srbj0408
6. 胡琦,潘学标等. 基于产量要素构成的冬小麦气象灾损评估软件, 2019srbj0630
7. 胡琦,潘学标等. 夏玉米花期高温热害及优化播期软件, 2019srbj0631